我国城市供水在线监测技术发展

江海德高


发布时间:

2025-07-03

我国城市供水在线监测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发展背景
 

行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供水设施规模成倍增长。1993年—2022年,我国供水管道长度增长了8倍。传统人工监测方式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监测数据时效性和覆盖范围的要求,因此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

信息技术支撑:传感器技术、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在线监测设备的测量准确性、稳定性、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进展

水质监测技术:水质在线监测技术从单指标向多指标发展,监测指标涵盖浑浊度、余氯、pH、叶绿素a等。光学法和生物监测技术逐渐应用,如利用光学性质变化判断水中物质浓度,以及利用活体生物行为变化监测水质。

流量与压力监测技术:流量监测从早期的点流速原理多普勒流量计,发展到断面扫描方式的多普勒流量计,测量精度显著提高。

应用实践

全流程覆盖:供水在线监测从水源地到用户终端的全流程覆盖,包括水源水质、水厂制水、管网输配等环节。例如,上海市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供水在线监测系统,目前已实现供水全过程动态水质管理。

区域化监测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如珠江三角洲构建了“国控-省控-市控”三级监测网络,针对有机物污染和咸潮入侵等风险进行重点监测。

智慧化管理:通过在线监测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实现供水设施的可视化管理和实时数据监测。例如,南京市在主城六区安装了大量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管网压力、流量、浊度和余氯等指标。

标准化建设

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排水在线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包括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例如,《城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标准》(CJJ/T 271—2017)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规范供水全流程水质在线监测的技术标准。

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与集成化:未来,供水在线监测技术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新兴污染物监测:随着环境问题的复杂化,监测指标将从常规水质参数向新兴污染物扩展。

数据共享与协同:加强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提升整体监测效能。

总体来看,我国城市供水在线监测技术在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业务化应用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需在降低成本、提高传感器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继续努力,以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的监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