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漏控核心六大技术模块


技术提升的同时也同步构建基于分区计量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架构、管理路径、绩效指标。

详情

  • 产品描述
  • 一、客户痛点
    1.管网漏损严重,经济损失大

    传统计量方式无法定位漏点,年漏损率高达20%-40%,每年损失数百万水资源/能源。

    爆管事件响应滞后,维修延误导致次生灾害(如路面塌陷、停水停暖)。

    2.运营效率低下

    人工巡检依赖经验,定位漏点需数日甚至数周,人力成本高。

    缺乏实时数据支撑,压力调控粗放,导致泵站能耗浪费30%以上。

    3.水力失衡投诉多

    管网压力波动大,末端用户水压不稳、水温异常,引发客户投诉。

    老旧管网水力失衡,部分区域长期超压运行加速管道老化。

    4.管理决策缺乏数据支撑

    历史数据缺失,无法量化管网改造效果。

    无法识别高损耗区域,投资优先级模糊。
    二、方案概述
    分区计量是将漏量分析结果运用到漏损治理活动中,提升漏损治理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物理漏失控制:
    1)漏损管理分析分区漏量,统计管网漏量;
    2)对物理漏失严重片区和管网进行动态排序;
    3)对输水管和配水管上的漏点进行探漏和维修作业。
    表观漏损管理流程:
    1)统计DMA产销差数据;分析DMA物理漏量
    2)DMA的产销差减去对应的漏量值,得到表观漏损值;
    3)对表观漏损问题片区进行分类排序;
    4)从账册漏损、抄表漏损、计量误差和非法用水四个方面排查问题。


    分区计量系统将各级分区计量监测的分时流量、分时压力等数据统一存储到数据库,由管理平台计算各级分区计量的供水量、漏量和压力等指标,生成各级分区的供水量、物理漏量,这样就可以将供水系统的供水量,漏量系全面的分解到各个分区,水司各个层级的漏损控制相关部门和人员就能够对根据平台的分析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漏损控制措施。
    同时系统提供管理分区和DMA的产销差统计功能,市政管网和配水管网的物理漏量统计功能,管理分区,DMA和大用户片区漏量的分析功能,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在产销差和漏量分析体系,提高漏损态势感知能力。


    三、德高漏控六大核心技术模块

    1、区域管理

    2、DMA管理(通过水利模型及德高高精度水表精准定位漏损)

     

    3、核心算法(定位漏点)

    4、高精度宽量程比的德高智能硬件水表及流量计
    夜间微小流量自启动技术,2mm/秒的始动流量,运行平稳,线性平稳超进口品牌(如DN100口径电磁水表,用户打开一个DN15水龙头,五分之一的开度能实现电磁水表的计量。该实验在2020年10月份在佛山水业集团国内外众多厂家PK过程中排名第一!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分区计量漏损管控系统中最为有效(2019年-2023年份盐城东台自来水有限公司采购近1000台分区计量专用高精度电磁水表就是案例)。

    5、德高独有的物联网管网测漏仪--精准定位漏点
    噪声记录仪是专门为供水管网漏损在线监测及漏点定位的一产品。通过4G网络将采集的数据远传至服务器,测漏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平板查看数据平台,数据平台可分析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判断管道是否泄露,使测漏人员有据可循。噪声记录仪可记录并上传设备安装位置,用户可以在软件上产看安装位置,并通过颜色区分来初步判断该段管道是否泄漏。红色-泄漏,橙色-疑似,绿色-正常,蓝色-无数据上传。

                            

                            
    6、管理精细化
    技术提升的同时也同步构建基于分区计量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架构、管理路径、绩效指标。
    组织架构:服务于产销差管理方面的组织架构调整,提供规划、咨询、建议。
    绩效考核:围绕“人员—技术—管理”制定产销差管理绩效考核方案。
    数据分析:协助水司进行漏损数据分析并定期出分析报告,指导工作开展。
    现场指导:针对水司漏损控制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按需提供现场指导。
    人员培训:系统操作、漏损管理方面培训,打造水司自主漏控团队体系,推动复制。

上一页

下一页

ONLINE MESSAGE

在线留言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留言或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在收到留言邮件后的1个工作日给您回复。


提交